一个专业与六位院士--倪维斗

作 者:倪维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日期:2004-04-16

倪维斗,动力机械工程学家。1962年于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 获副博士学位,1990年被该院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 教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他发展的模块化建模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大型火电站 仿真培训装置的研制起了关键作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主持并参与研制的“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 系统”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当 选为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现称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的第一位院士, 是我们尊敬的已故导师吴仲华先生。他是我校燃气轮机教研组和中科 院工程热物理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作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创立者和在国内外有巨大声誉的科学家,他指导形成了我国自己的三元流动学派, 他的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叶轮机械通流部分设计的基础。吴先生严谨的 科学作风、耿直的对人和对事的态度,对教研组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位院士是蔡睿贤先生。他于1951-1952年在我校航空学院学习,后曾在燃气轮机教研组工作多年,在叶轮机械内部三元流动、总 能热力系统分析和工程热物理方程解析解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项目“高效洁净能源 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的内部流动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第三位院士是徐大懋先生。他是燃气轮机专业1960届毕业生,几 十年来一直在工业部门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总工程师和哈尔滨 成套发电设备总公司副总经理。他在我国200MW和300MW主力发电机组 的通流部分优化改造,尤其是汽轮机长叶片设计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1997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第四位院士是蒋洪德先生。他是我专业1965届毕业生,现任中科 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他多年来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的研究与 开发工作,创造性地集成和发展了我国专家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理论方 面的优秀成果,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设计体系,用于改造我国数以百计的125-2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取 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9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第五位院士是于文虎先生。他是我专业1966届毕业生,现任山东 电力集团副总工程师。几十年来,他一直工作在电力系统生产第一线,从事大型汽轮机安全运行与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在大量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消除大型汽轮机轴系振动的新理论 和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型机组由于轴系振动无法正常运行的关键 问题,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9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我是我们专业的第六位院士。自从1950年进入清华读书以来,我 一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担任校系行政管理工作时也未间断。能 够为我国热力涡轮机系统和热动力系统动态学方面的研究及人才培养 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欣慰。

引起我思索的问题是,我们教研组前后产生了6位院士,这在其他 学科不是很多见的。在清华的传统和文化(如“严谨,勤奋,求实, 创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的熏陶下,我们教研组有哪些 因素对造就人才有积极影响呢?我认为有以下

六点:

一是我们专业所从事领域本身的重要性。能源、动力事业是我国 持续发展的关键,燃气轮机及其系统肯定是21世纪新的能源系统的核心。因而,在本世纪,每一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都 将有广阔的舞台。

二是长期以来教研组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力图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 我国动力事业发展的主流中去,密切注意国内外动力事业的发展,有 “要做就得最好”的强烈意识。可以说,在我国动力事业发展各个阶 段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上,我们教研组都站在了前列。如吴仲华先生 是我国叶轮机械内部三元流动研究的奠基者;70年代初期,我们自主 设计了机车、燃气轮机;直到近来,我们又从宏观层次上探索我国可 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力图为我国宏观能源决策作出贡献。

三是我们教研组骨干教师之间的精诚团结和协作精神。一批在吴仲华教授带领下的教师,如蒋滋康教授、焦树建教授、叶大均教授、 我及陈佐一教授等,虽从事的具体业务范围不同,但在教研组方向上 经常共同切磋,在思想上及时交流,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对待学生, 这些骨干教师都做到平易近人、平等待人。这种精神对本专业所有的 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是严格的科学作风,任何事都要求从清晰的物理概念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最终目的出发。吴仲华先生到教研组不久,就对年轻教师严 格要求,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几门重要课程中“抠”物理概念。这种 要求“代代”相传,形成一个传统和习惯,从而为更好地从工程上解 决问题提供了一种理念与思路。

五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这几十年来各方面风云变幻, 但是我们总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与科研,不说迎合某种需要的违 心话,不说有“水分”的过头话。同时我们也以这种科学的态度对待 其他问题,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事物和看待人。这样做,我们甚至因此受到误解和委屈。但我想,这种科学态度的传统,最终在 人生一辈子中是极为重要的。

六是在逆境中仍无怨无悔,奋力向前。在“文化大革命”中,有 的教授受到莫名其妙的批判和迫害,全教研组每一个人都遭受过围攻。 但是,即使在这种极不正常的环境下,教研组的老师们坚持带领同学 下工厂给工人讲课,开办燃气轮机培训班,在现场调试机组。纵观我 们专业在业务上及行政职务上有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每个人都经历过 顺利和不顺利的阶段。教研组形成的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成为他们克 服困难的动力。

倪维斗动力机械工程学家。1962年于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 获副博士学位,1990年被该院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 教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专家顾问组成员。他发展的模块化建模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大型火电站 仿真培训装置的研制起了关键作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主持并参与研制的“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 系统”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当 选为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现称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的第一位院士, 是我们尊敬的已故导师吴仲华先生。他是我校燃气轮机教研组和中科 院工程热物理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 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作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创立者和在 国内外有巨大声誉的科学家,他指导形成了我国自己的三元流动学派, 他的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叶轮机械通流部分设计的基础。吴先生严谨的 科学作风、耿直的对人和对事的态度,对教研组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位院士是蔡睿贤先生。他于1951-1952年在我校航空学院学 习,后曾在燃气轮机教研组工作多年,在叶轮机械内部三元流动、总 能热力系统分析和工程热物理方程解析解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高效洁净能源 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的内部流动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第三位院士是徐大懋先生。他是燃气轮机专业1960届毕业生,几 十年来一直在工业部门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总工程师和哈尔滨成套发电设备总公司副总经理。他在我国200MW和300MW主力发电机组 的通流部分优化改造,尤其是汽轮机长叶片设计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1997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第四位院士是蒋洪德先生。他是我专业1965届毕业生,现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他多年来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创造性地集成和发展了我国专家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理论方 面的优秀成果,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设计体系,用于改造我国数以百计的125?2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9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第五位院士是于文虎先生。他是我专业1966届毕业生,现任山东电力集团副总工程师。几十年来,他一直工作在电力系统生产第一线, 从事大型汽轮机安全运行与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在大量经验积累 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消除大型汽轮机轴系振动的新理论 和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型机组由于轴系振动无法正常运行的关键 问题,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9年被遴选为工程院院士。

我是我们专业的第六位院士。自从1950年进入清华读书以来,我一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担任校系行政管理工作时也未间断。能够为我国热力涡轮机系统和热动力系统动态学方面的研究及人才培养 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欣慰。

引起我思索的问题是,我们教研组前后产生了6位院士,这在其他学科不是很多见的。在清华的传统和文化(如“严谨,勤奋,求实, 创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的熏陶下,我们教研组有哪些 因素对造就人才有积极影响呢?我认为有以下六点:

一是我们专业所从事领域本身的重要性。能源、动力事业是我国 持续发展的关键,燃气轮机及其系统肯定是21世纪新的能源系统的核心。因而,在本世纪,每一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都 将有广阔的舞台。

二是长期以来教研组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力图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 我国动力事业发展的主流中去,密切注意国内外动力事业的发展,有 “要做就得最好”的强烈意识。可以说,在我国动力事业发展各个阶 段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上,我们教研组都站在了前列。如吴仲华先生 是我国叶轮机械内部三元流动研究的奠基者;70年代初期,我们自主 设计了机车、燃气轮机;直到近来,我们又从宏观层次上探索我国可 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力图为我国宏观能源决策作出贡献。

三是我们教研组骨干教师之间的精诚团结和协作精神。一批在吴 仲华教授带领下的教师,如蒋滋康教授、焦树建教授、叶大均教授、 我及陈佐一教授等,虽从事的具体业务范围不同,但在教研组方向上经常共同切磋,在思想上及时交流,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对待学生,这些骨干教师都做到平易近人、平等待人。这种精神对本专业所有的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是严格的科学作风,任何事都要求从清晰的物理概念和解决工 程问题的最终目的出发。吴仲华先生到教研组不久,就对年轻教师严格要求,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几门重要课程中“抠”物理概念。这种 要求“代代”相传,形成一个传统和习惯,从而为更好地从工程上解 决问题提供了一种理念与思路。

五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这几十年来各方面风云变幻, 但是我们总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与科研,不说迎合某种需要的违心话,不说有“水分”的过头话。同时我们也以这种科学的态度对待 其他问题,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事物和看待人。这样做,我 们甚至因此受到误解和委屈。但我想,这种科学态度的传统,最终在 人生一辈子中是极为重要的。

六是在逆境中仍无怨无悔,奋力向前。在“文化大革命”中,有 的教授受到莫名其妙的批判和迫害,全教研组每一个人都遭受过围攻。 但是,即使在这种极不正常的环境下,教研组的老师们坚持带领同学 下工厂给工人讲课,开办燃气轮机培训班,在现场调试机组。纵观我们专业在业务上及行政职务上有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每个人都经历过 顺利和不顺利的阶段。教研组形成的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成为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

(摘自光明日报 2001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