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流体机械

1954年6月,我从美国回到北京,经教育部高教司分配到母校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

从1955年起水利系开始筹办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简称水动专业),在水力学教研组内先成立了水力机械小组,我们第一批成员在夏震寰、李丕济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新的专业。当年招进了五年制的新生,先称水能专业,后改称水动专业。

水力机械小组的首批任务是给外系学生开课,如给排水专业的“水泵”、水工专业的“水力机械”,后来有机械系、电机系的“水力机械”等课,读这些课的班级很多,讲课和辅导工作量是巨大的。1957-1958年开始为水动专业学生开出主要专业课,1960年正式成立水电站动力设备教研组(简称水动教研组或机电教研组)。同年,第一届水动专业学生毕业,这个专业因为水、机、电三方面的课程都学过,一时在水电部门很受欢迎。教研组教师及实验员这时不到20人,全面负责有关水动专业的专业课及相当数量的外系课,并承担了水利系所有水电站设计任务的水力机械部分。“大跃进”的几年中,水利系承担的水电站设计项目很多,水动教研组的教师们应接不暇。

在清华工作最为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密云水库的设计和建设。我们教研组承担的任务是白河电站的水力机械设计,电站虽然不大,但装机台数多,电站结构相当复杂,设计工作量很大,我们又是初次做实际电站设计,当时可谓“真刀真枪”,难度自然很大。经过全体建设人员的努力,白河电站于1960年开始发电,3年后完全建成。密云水库的建设和当时很多工程一样,是一项“三边工程”,即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1959年春,我们刚进入工地,安装队就来要施工图纸,我们措手不及,非常被动。好在那时整个工程都是“打破框框”的,只要施工单位还没有开始做的地方,拿一张修改后的白图去,把老图换回来,对方也能接受,我们是一边做设计,一边学习。有趣的场面是我们有些管道图出不来,施工员就搬个凳子在画图板旁边坐等,一面参与意见,图画好后他马上拿走。1959年秋给我们追加了潮河电站的水力机械设计任务,这个电站虽不大,但限定的时间只有50天,期限实在太短,我们的工作就更紧张了。

由1962年起水动专业的教学工作已渐上正轨,开始规划用于研究的水力机械实验室。1965年水轮机空化试验台(当时称气蚀台)开始施工,次年完成土建部分及大件设备的安装,文革中经过3年间断,1973年建成使用。在“文革”后期,我们与哈尔滨电机厂、天津电气传动所、天津发电设备厂在此试验台上共同进行了多种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开发研究试验。1977年我们测定了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压力脉动特性,1979年测定了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全特性(四象限曲线),其后又测定了旋转叶轮上的叶片表面压力分布,这些都是当时国内领先的成果。

“文革”后水动专业改称水力机械专业,后来为拓宽专业面,1985年又改为流体机械专业。此时教研组面临了科研工作发展的取向问题。在充分权衡后,决定从以前以试验为主的科研方向,转为主要致力于流体机械内部流动计算。流体机械的准三维计算方法是吴仲华先生在1952年首先提出的,随计算技术和计算机能力的发展,后来在国内外出现了各种全三维的计算机算法。我们的教师及时地吸收了这些知识,并较快地发展了自己的应用于可压缩流体及不可压缩流体的计算程序。在几年时间内,我们成为国内成功地计算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的几家之一。从1994年到1998年,我们教研组参加了自然科学基金会与机械部共同支持的“长江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基础性研究”重大研究项目,清华主持了其中的“水轮机优化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课题。我们所进行的课题,在完成预期的内容外,还在培养参与三峡机组联合设计的人才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在我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为了完善教学体制,流体机械专业从1999年起调整到热能系。我和几位年龄较大的教师都已先后退休,中青年教师们在热能系组成了流体机械研究所。他们队伍精干,研究工作深入,而且和生产部门保持有密切联系,工作很有进展,受到热能系的好评。

回顾在母校工作的历程,深感我们的专业从初始的水力机械小组成长到今天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流体机械研究所,是与水利系领导和各教研组老师们多年的帮助分不开的。我现在虽已不在职,但对流体机械研究所的成长仍十分关心,希望流体机械研究所在新环境中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祝愿在新世纪里热能系有更广阔的发展。

梅祖彦(1946级 机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