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及学术经历

黄其励 男 1941.1.25日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58.9-1964.8就读清华大学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毕业后考入南京工学院三系研究生,论文题目为“关于烟气再循环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的研究”,指导教授为范从振教授,1968.3月毕业,要求分配到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辽宁发电厂(装机13*50MW),十年期间先后在试验、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工作,1978.6月 调到东北电业管理局科技处,负责科技管理工作。1981.10—1984.1月公派到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热机关第一讲座进修,指导教师为谷口博教授和工藤一彦副教授。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予计的进修题目“关于火力发电厂火用的解析”后,指导教授多次提出希望我承担“锅炉排烟中水蒸气潜热回收的研究”这一博士论文题目。经请示国内单位及驻日大使馆同意后,开始了攻读博士论文有关课程,进行实验设备设计制造及实验工作。

1984.1月按期回国,经中日双方共同商定,回国后与日方用通讯方式搞共同研究。三年后,提出博士论文并于1987.1月再次赴日进行论文答辩和考试,获得通过,1987.6正式被授予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之后,我先后在东北电业管理局科技处、东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院任总工程师、东北电管局副总和锦州发电厂厂长,1993.3月调回沈阳,先后任辽宁省电力局、东北电管局、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总工程师。1997.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博士导师,东北电力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辽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哈工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部“十五”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委“中国环保设备国产化”专家组成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常委,国家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优秀专家,华能集团公司专家组专家。

长期以来,从事大型电站锅炉燃烧系统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1986年从国外引进了当时为国内最大的600MW机组,其锅炉机组存在着严重的结焦、超温、设备出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使该机组只能在400MW左右连续运行不超过一周,被称为“礼拜机”。我任攻关负责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进行几十次试验、艰苦技术攻关与多次重大设备改造,现在,该机组已能在满负荷下连续运行,取得了很好的工程成果、学术成果和很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大型褐煤锅炉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国际上为我国树立了良好形象。1999年2月,国家电力公司正式下文件,恢复该机组设计铭牌。此外,在锅炉低负荷断油稳燃、浓淡燃烧、节能降耗、低NOx排放、烟气脱硫、煤粉均匀分配、自动化改造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负责开发并实施技术进步工程90余项,有关成果已应用到200、300、600MW机组。在大型电力企业集团中,组建了第一个国家级中心-电站燃烧工程技术中心,在学术研究、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贡献。在东北电力的技术管理方面,组织和主持了多项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科技项目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那些项目获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奖。还负责和参加了多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

本人获国家、省部、东电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专利一项,在国内外发表技术文章50 余篇,参编“火力发电厂实用技术手册”,主编“电力工程师手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工程师手册”。

目前,从事发电厂燃烧工程、热能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的研究和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