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程学系原动力工程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78年改名为热能工程系,2017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下设“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燃气轮机”、“流体机械及工程”和“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5个研究所,建有“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同时,系内设有“AI赋能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燃料电池与储能创新研究中心”、“空天能源动力创新研究中心”3个跨所研究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4个二级学科方向,可授予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以及能源、环保、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博士学位和动力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管理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依托本系建设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和学位点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名列前茅。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倡导“又红又专”育人风格,建立起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形式新颖的本科生和硏究生培养体系。广大教师教书育人,9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万名,其中院士18位,许多系友成为高校、产业、创业、国家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十五次荣获“清华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始终坚持面向本领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在热流科学理论创新、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就斐然,取得了以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极端条件下主动热防护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0余项,为国家能源、动力、国防、航空、航天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破土而出到国之栋梁,从芽苞初放到桃李满园,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踔厉奋发接续奋斗,走过了92载光辉历程。展望未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将锚定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动力技术变革的重大需求,把握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向着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稳步前进,培育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产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