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9.9-2015.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
2011.3-2012.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联合培养
2005.8-2009.7: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士
工作履历
2021.12至今:清华大学,能动系,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导
2020.2-2021.11:清华大学,能动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导
2017.1-2020.1:清华大学,能动系,助理研究员
2015.2-2017.1: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Research Associate
学术兼职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2/SC41/JWG5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氢能设施与工程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服务工作
2025.6至今: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副院长
2025.1至今: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党总支书记
2022.1至今: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燃烧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主任
2021.1-2025.1:清华大学能动系党委委员,系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
2019.6-2020.12:清华大学能动系热能工程研究所党支部青年委员
2018.6-2020.12:清华大学能动系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热能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2017.7-2021.7:清华大学能动系能(源)动71班主任
研究领域
1 可再生燃料基础燃烧特性
1.1 可再生零碳/低碳燃料燃烧特性
1.2 多元掺混燃料燃烧特性及预测方法
1.3 电子燃料(e-fuel)清洁高效制取技术
1.4 可再生燃料特性标准化技术
2 可再生燃料清洁高效燃烧组织
2.1 特殊、近极限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
2.2 燃烧过程污染物控制策略及方法
2.3 燃烧过程仿真及湍流燃烧模型开发
2.4 燃烧器技术开发及装备研制
3 可再生燃料燃烧系统优化及调控
3.1 纯烧/掺烧可再生燃料技术与装备
3.2 结合储能的高灵活性燃烧系统
3.3 高附加值燃烧产物的生成调控
3.4 AI辅助系统优化及运行调控
教学概况
课堂教学
2025至今:主讲本科生课程《行健书院专业学习指引》(44750071-3),16学时,中文授课。
2023至今:主讲本科生课程《储能理论与技术》(40141132-0),32学时,中文授课。
2022年至今:主讲本科生课程《低碳能源与先进动力创新实践》(40141081-0),16学时,中文授课。
2019年至今:主讲研究生课程《燃烧学II(Combustion II)》第一部分Gas/liquid fuel combustion 和 第三部分New Concept Combustion,32学时,英文授课。
2019-2023:主讲本科生课程《储能技术》,32学时,中文授课。
实践教学
2021至今:清华大学未来城市与新能源兴趣团队(FCNE)指导教师
2021至今:清华大学能源动力设计大赛指导教师
2021至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清华大学代表队指导教师、领队
2021-2025:清华大学“源梦新时代”品牌实践项目指导教师
2021-2025:清华大学“I∙温度”品牌实践项目指导教师
本科生科创团队指导情况
1. 指导“高精度气体流量控制器”团队,获得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总决赛优秀奖。
2. 指导“新型氢气阻火器”团队,获得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第四十一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2清华大学能源动力设计大赛一等奖。
3. 指导“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新型热管理装置开发”团队,获得第2024年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研究概况
双碳”目标加速能源革命。本人活跃在低碳能源学术领域,以可再生燃料燃烧利用及高品位热存储为研究主线,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空间站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瞄准“痛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获得科研经费超4000元。代表性的研究项目包括:
2025-2028:煤掺氢/氨燃烧机理及高效清洁燃烧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创新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主持
2023-2026:微重力下层流扩散火焰中碳黑生成特性研究,空间站科学项目,骨干
2023-2025:均匀供热低氮燃烧节能减碳技术,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课题,主持
2023-2026:烧结烟气深度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太原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主持
2022-2025:面向Fuel2X的稳定自维持“冷焰”动力学及产物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021-2025:典型石化裂解炉复杂工艺约束条件下的燃烧控制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主持
2021-2023:典型煤制燃料气燃烧过程着火、回火特性与燃烧稳定性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骨干
2020-2022:超低排放天然气燃烧技术转化及其应用,北京市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项项目,主持
2018-2021:循环流化床节能减排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持
2017-2021:水煤浆气化炉辐射废锅炉内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主持
2018-2020:预混气体冷焰燃烧基本规律分析和空间实验装置原理样机开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主持
2018-2020:掺氢天然气可燃极限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奖励与荣誉
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奖:
2024: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先进工作者
2024:《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60周年突出贡献团队
2024:《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度突出贡献奖
2024: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3: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3: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23: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3:清华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22: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2022: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22: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021: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优秀实践带队教师
2021:清华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2021:清华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优秀共产党员
2020: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9: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科技奖:
2024: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24: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排名1
2024: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排名3
2023: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委会“特别嘉许”金奖,排名1
2022:国际发明家协会第2届国际发明与创新展金奖,排名1
2015:Springer Nature – Outstanding Thesis Award
2015: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奖:
2024:Best Presentation Award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Green Energy Conference
2024: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24:Best Paper Award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mmonia Energy
2023:Best Paper Award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l Combustion
2023:第十三届全国微重力会议优秀青年论文奖
2019:Best Oral 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oilers and Heat Exchangers
2018:第七届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学术成果

发表同行评议高水平期刊论文15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6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一系列国际国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组织了多个学术会议和期刊特刊。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同行评议期刊论文:
详见清华大学学者库:https://thurid.lib.tsinghua.edu.cn/scholar/5996208
学术专著:
Yang Zhang, "Propagation and Extinction Studies of Laminar Lean Premixed Syngas/Air Flames." Springer Nature (2018). ISBN: 978-981-10-4614-8 (Print) 978-981-10-4615-5 (Online).
译著:
王学斌, 郑培, 张扬, 燃烧过程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原著:McAllister Sara, Chen Jyh-Yuan, Fernandez-Pello A. Carlos; Springer.)
图书章节:
Hai Zhang, Bing Liu, Yang Zhang, Qing Liu, Cheng Zuo, Jialun Chen, Yu Qiao, Minghou Xu.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al Combustion at Microgravity [M]//HU W, KANG Q. Physical Science Under Microgravity: Experiments on Board the SJ-10 Recoverable Satellite.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 263-301.
已授权专利:
张扬,张海,吕俊复,岳光溪.极低热值多燃料加热炉燃烧装置:中国,ZL 2024 2 1499950.9[P].实用新型.2024.06.27.
刘艳鹏,张扬,窦祖旺,王志宁.多出口可实时切换加热系统:中国,ZL 2024 2 1291558.5[P].实用新型.2024.06.06.
李德政,张扬,张海.送粉装置:中国,ZL 2024 2 1088405.0[P].实用新型.2024.05.17.
张芮菡,吴玉新,吕俊复,张扬,赵艳伟,刘贵军.含可移动柔性隔热层的储热罐:中国,ZL 2024 2 1039437.1[P].实用新型.2024.05.14.
刘旋坤,张杨鑫,刘艳鹏,张扬,张海.一种基于高温流态化介质储热技术的流量调节设备:中国,ZL 2024 2 0908360.0[P].实用新型.2024.04.28.
刘旋坤,张杨鑫,刘艳鹏,张扬,张海.基于流态化固体高温介质的电厂锅炉储热系统:中国,ZL 2024 2 0908592.6[P].实用新型.2024.04.28.
窦祖旺,张扬.用于燃烧器的烧头组件及燃烧器:中国,ZL 2024 2 0467281.0[P].实用新型.2024.03.11.
窦祖旺,张扬.用于燃烧器的烧头组件及燃烧器:中国,ZL 2024 2 0465973.1[P].实用新型.2024.03.11.
刘贵军,吴玉新,吕俊复,张扬,张海,王剑飞,张建春.热泵耦合加热协同产生高温蒸汽的节能系统:中国,ZL 2024 2 0317224.4[P].实用新型.2024.02.20.
窦祖旺,张扬.用于燃烧器的烧头组件及燃烧器:中国,ZL 2024 2 0177375.4[P].实用新型.2024.01.24.
许壮壮,鲁一凡,王恩勃,王世彪,覃思博,张扬.阻火装置:中国,ZL 2023 2 1854565.7[P].实用新型.2023.07.14.
李昭兴,张海,张扬.一种氨富氧分级燃烧室及燃烧方法:中国,ZL 2023 1 0301067.8[P].发明.2023.03.24.
汤薛玉,柯希玮,马宇宸,张扬,周托,黄中,张海,吕俊复.气体制备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中国,ZL 2022 1 1685596.4[P].发明.2022.12.27.
高凯旋,柯希玮,杜炳君,吴玉新,张扬,张海,吕俊复.纯氧燃烧系统:中国,ZL 2022 2 3505687.3[P].实用新型.2022.12.27.
汤薛玉,柯希玮,高凯旋,张扬,周托,黄中,张海,吕俊复.甲烷燃烧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中国,ZL 2022 2 3505664.2[P].实用新型.2022.12.27.
汤薛玉,柯希玮,马宇宸,张扬,周托,黄中,张海,吕俊复.气体生成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中国,ZL 2022 2 3505604.0[P].实用新型.2022.12.27.
柯希玮,汤薛玉,黄中,张扬,吴玉新,周托,张海,刘青,吕俊复.实现VOCs连续吸附的系统:中国,ZL 2022 2 3421317.1[P].实用新型.2022.12.15.
刘贵军,吴玉新,张归华,张扬,吴家豪.电加热稳燃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中国,ZL 2022 1 0623060.3[P].发明.2022.06.01.
张扬,张杨鑫,张海,吕俊复.点阵式多线程高温实验系统:中国,ZL 2022 1 0415313.8[P].发明.2022.04.18.
覃思博,蔡坤鹏,龚娅,黄钰诚,张扬.一种基于音速喷嘴的气体流量自动控制装置:中国,ZL 2022 2 0838414.1[P].实用新型.2022.04.12.
张海,吕俊复,张扬,刘青,吴玉新.火电厂机组:中国,ZL 2022 1 0272229.5[P].发明.2022.03.18.
李丹,张扬,张海,刘青.预混燃烧器:中国,ZL 2022 1 0232383.X[P].发明.2022.03.07.
王天天,张扬,张海.天然气掺氢装置:中国,ZL 2022 2 0428709.1[P].实用新型.2022.02.28.
张扬,张海,邹俊,吕俊复,刘青,岳光溪.一种直棒式预混燃烧器及低氮燃烧方法:中国,ZL 2022 1 0138603.2[P].发明.2022.02.15.
张扬,张海,吕俊复,庞尔总,牛继波.用于小型燃气锅炉的燃烧系统:中国,ZL 2022 2 0245937.5[P].实用新型.2022.01.29.
张杨鑫,张扬,吕俊复,刘青.单颗粒燃料液滴燃烧高温实验系统:中国,ZL 2021 2 2720703.X[P].实用新型.2021.11.08.
张扬,张杨鑫,韩志刚,冯娜娜,刘青.烟气酸露点测量装置:中国,ZL 2021 2 1975248.1[P].实用新型.2021.08.20.
汪尔奇,张诺贝,杨星宇,王天天,张扬.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储能发电系统:中国,ZL 2021 1 0932566.8[P].发明.2021.08.13.
张扬,张杨鑫,王志宁,刘旋坤,蔡晋.一种高温烟气湿度测量装置:中国,ZL 2021 2 1644608.X[P].实用新型.2021.07.19.
张杨鑫,王志宁,张扬,蔡晋,刘旋坤,冯娜娜,王雨果.旋流烟气再循环燃气燃烧器:中国,ZL 2021 2 1447204.1[P].实用新型.2021.06.28.
刘琦,吕俊复,吴玉新,张扬,张缦,周托,张海.电热协同利用的蒸汽产生注汽系统:中国,ZL 2021 1 0504682.X[P].发明.2021.05.10.
刘琦,吕俊复,吴玉新,张扬,张缦,周托,张海.电热协同利用的蒸汽产生注汽系统:中国,ZL 2021 2 0988709.2[P].实用新型.2021.05.10.
王志宁,张扬,张杨鑫,蔡晋,刘璇坤.气体燃料部分预混低氮燃烧器:中国,ZL 2021 1 0480933.5[P].发明.2021.04.30.
吴玉新,刘琦,吕俊复,张缦,张扬,黄中,周托,刘青.油田汽电联产的低碳能源利用系统:中国,ZL 2021 1 0378204.9[P].发明.2021.04.08.
吴玉新,刘琦,吕俊复,张缦,张扬,黄中,周托,刘青.油田汽电联产的低碳能源利用系统:中国,ZL 2021 2 0717323.8[P].实用新型.2021.04.08.
张扬,王志宁,张杨鑫,张海,吕俊复,刘青,弋治军.旋流燃烧管和具有该旋流燃烧管的低氮燃烧器:中国,ZL 2020 2 3198853.0[P].实用新型.2020.12.25.
张扬,王志宁,张杨鑫,张海,吕俊复,刘青,弋治军.燃烧管和具有该燃烧管的低氮燃烧器:中国,ZL 2020 1 1566518.3[P].发明.2020.12.25.
周托,王志宁,蔡晋,黄德洪,张扬,张海.高炉冲渣水余热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国,ZL 2020 1 1448725.9[P].发明.2020.12.09.
周托,张杨鑫,王志宁,黄德洪,张扬,张海.流化小球储热的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系统:中国,ZL 2020 1 1448740.3[P].发明.2020.12.09.
周托,蔡晋,张杨鑫,黄德洪,张扬,张海.储热装置:中国,ZL 2020 2 2976137.4[P].实用新型.2020.12.09.
周托,刘旋坤,蔡晋,黄德洪,张扬,张海.储热装置:中国,ZL 2020 2 2976445.7[P].实用新型.2020.12.09.
张扬,张杨鑫,刘贤东,张海,吕俊复.测量高温颗粒流速的装置:中国,ZL 2020 2 2805762.2[P].实用新型.2020.11.27.
刘旋坤,张杨鑫,蔡晋,王志宁,张扬,吕俊复.用于燃煤锅炉的分离给煤装置:中国,ZL 2020 2 2300923.2[P].实用新型.2020.10.15.
张扬,李潇峰,张海,吴玉新,张缦,吕俊复.一种氢氧化铝焙烧系统及其低氮焙烧方法:中国,ZL 2020 1 0193851.8[P].发明.2020.03.18.
张扬,李潇峰,张海,吴玉新,张缦,吕俊复.一种氢氧化铝焙烧系统:中国,ZL 2020 2 0346607.6[P].实用新型.2020.03.18.
张扬, 李潇峰, 张海, 吴玉新, 张缦, 吕俊复. 一种氢氧化铝焙烧系统: 中国, ZL 2020 2 0346607.6[P]. 实用新型. 2020. 3.18.
邹俊, 张扬, 张海, 吴玉新, 吕俊复, 张缦. 一种燃气燃烧器: 中国, ZL 2019 2 1972675.7[P]. 实用新型. 2019. 11.14.
张海, 胡丽琳, 张扬, 刘青, 吴玉新, 张缦, 吕俊复. 一种电加热固介储能装置: 中国, ZL 2019 1 0590983.1[P]. 发明. 2019. 7.2.
胡丽琳, 张海, 张扬, 刘青, 吕俊复. 一种固介储热系统和热电厂换热系统: 中国, ZL 2018 2 0658735.7[P]. 实用新型. 2018. 5.4.
杨协和, 张扬, 张海, 王志宁, 吕俊复, 吴玉新, 张缦. 一种燃气锅炉: 中国, ZL 2018 2 1820997.5[P]. 实用新型. 2018. 11.6.
张扬, 张海, 郑平安, 张宝东, 吕俊复, 刘青. 一种油气两用燃烧器: 中国, ZL 2018 1 0432048.8[P]. 发明. 2018. 5.8.
张扬, 张海, 吴玉新, 张缦, 吕俊复, 杨海瑞, 刘青, 岳光溪. 一种氢氧化铝的焙烧系统及方法: 中国, ZL 2018 1 000 7890.7[P]. 发明. 2018. 1.4.
张扬, 张海, 吕俊复, 吴玉新, 张缦, 杨海瑞, 刘青, 张建胜, 岳光溪. 一种气体燃料的低氮燃烧器: 中国, ZL 2018 1 1077039.8[P]. 发明. 2018. 9.14.
吕俊复, 张扬, 张缦, 张海, 杨海瑞, 岳光溪. 一种水煤浆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 中国, ZL 2018 2 0325463.9[P]. 实用新型. 2018. 3.9.
蔡润夏, 张缦, 吕俊复, 杨海瑞, 刘青, 张海, 吴玉新, 张扬.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方法: 中国, ZL 2017 1 0765093.0[P]. 发明. 2017. 8.30.
孟庆慧, 吴玉新, 张扬, 吕俊复, 张海. 一种基于14c同位素在线检测的生物质混燃比监测系统: 中国, ZL 2017 2 1865765.7[P]. 实用新型. 2017. 12.27.
史航, 吴玉新, 张扬, 吕俊复, 徐会军, 张海. 一种基于颗粒冷凝的煤粉锅炉沾污结渣防控方法: 中国, ZL 2017 1 1229074.2[P]. 发明专利. 2017. 11.29.
张东柯, 杨勇平, 董伟, 许诚, 王春兰, 徐钢, 张锴, 朱明明, 张扬, 张柘子. 一种低热值煤蒸汽-热空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中国, ZL 2015 1 0604498.7[P]. 发明. 2015. 9.21.
张扬, 王涛, 张海, 张绪祎, 杨海瑞, 刘青, 吕俊复, 岳光溪. 一种钠-锌法烟气脱硫联产二氧化硫工艺: 中国, ZL 2010 1 0287482.5[P]. 发明. 2010. 9.19.
张扬, 杨海瑞, 吴玉新, 晁俊楠, 刘青.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中国, ZL 2010 1 0159794.8[P]. 发明. 2010. 4.29.
董建勋, 张扬, 张君, 吕俊复, 李向武, 张海, 张奉春, 宗毅辰. 一种物料的顺流干燥装置及工艺方法: 中国, ZL 2009 1 0250078.8[P]. 发明. 2009. 5.2.
张君, 张扬, 董建勋, 吕俊复, 李向武, 张海, 张奉春, 宗毅辰. 一种物料的顺流筛动干燥装置及工艺方法: 中国, ZL 2009 1 0250077.3[P]. 发明. 2009.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