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福教授

办公电话:010-62785669

电子邮箱:youcf@tsinghua.edu.cn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邮编:100084

教育背景

1987年—1992年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

1992年—1996年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

工作履历

1996年—2001年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讲师

2001年-2006年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副教授

2006年-至今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教授

1999年 日本福井大学进修PIV测量技术

1999年 法国杜埃矿业研究院 博士后

2002年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煤燃烧及其污染防治、多相流动理论、可再生能源

研究概况

提出了担载型脱硫剂制备原理并完善了相应高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与工艺,获得了关键条件对脱硫剂应用效果的影响机理与规律:面向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对降低耗水量与成本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中温条件下发展烟气脱硫的技术,提出了基于担载原理的高效脱硫剂制备原理与工艺,在国际上形成了原创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在燃用煤矸石(S=1.5)的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开展了担载型脱硫剂炉内脱硫中试示范,在Ca/S=1.5时,实现了炉膛出口SO2浓度低于60mg/m3的较好效果。长期以来,在2个973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成果连续发表于环境工程领域No.1期刊EST上。

2、发展了多场作用下细颗粒物多相流理论与技术,在细颗粒物运动规律与PM2.5脱除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面向国家需求,在连续两个973项目的支持下,从2002年开始针对颗粒物的脱除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在颗粒物间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多场作用下颗粒运动规律方面取得成果。开发了一种微米级颗粒运动显微高速两相PIV测量方法,发现了细颗粒间的运动粘附过程的特殊性,并以此建立了新的颗粒间相互作用模型。较早开展了湍流场内细颗粒物运动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湍流场、温度场、静电场协同作用下细颗粒物的规律,在湿式静电除尘器开发方面做出一定贡献。

3、提出了多种在亚颗粒尺度上开展多相反应流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颗粒非均匀分布的颗粒曳力与碰撞模型:面向国际研究热点问题,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针对多尺度多相反应流问题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在数值计算方法、相间相互作用以及模型应用方面取得成果。(1)在有限体积运动颗粒的多相反应流直接数值模拟方面提出了原创性的计算方法: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气固多相流动无网格真正直接数值模拟方法(True DNS),解决了现有基于网格的多相流直接数值模拟方法无法克服的网格畸变和颗粒无法真正碰撞的问题。(2)获得了颗粒非均匀分布条件下的曳力模型与碰撞模型,为准确表征相间作用这一多相流前沿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4、将多尺度分析方法应用于褐煤干燥、煤燃烧及积灰结渣复杂过程分析,获得了可用于指导工程应用的机理与规律,提出了新的工艺技术:建立了褐煤干燥过程的多尺度分析模型,并用于技术开发,提出了水平移动床褐煤干燥技术,为规模化褐煤干燥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在颗粒尺度上研究煤粉颗粒粘附特性,提出了燃煤锅炉积灰结渣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固体桥力的计算模型,为定量计算飞灰积灰结渣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炉内燃烧组织对积灰结渣过程的影响机制与优化技术研究。

奖励与荣誉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成果

在4个973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下,针对燃煤烟气脱硫、颗粒物脱除、煤燃烧稳定性等工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多相反应流动问题开展了研究。基于上述工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基础问题-气固多场、多尺度耦合进行了多场条件下固体颗粒的“三传一反”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基础研究,并将所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煤燃烧及其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与工艺的开发实践中。发表百余篇期刊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8篇论文发表于国际环境工程领域No.1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

1、由长福,祁海鹰,徐旭常.一种干式烟气脱硫方法及装置.中国发明专利: 03109812.6

2、由长福,张颉,陈昌和.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反应塔. 中国发明专利: ZL200610113462.X

3、张颉,由长福,陈昌和,祁海鹰. 一种利用快速水合反应制备脱硫剂粉末的方法及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ZL200610165583.9

4、由长福. 一种褐煤干燥提质装置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0810104399.2

5、由长福. 一种水平移动床褐煤干燥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 200810240897.X

6、由长福. 表征高粘度固体燃料灰流变性的针入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110178287.3

7、由长福,陈昌和,张东柯. 一种利用生物质半焦改良土壤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110110197.0

8、由长福,李元. 一种常温半干式烟气净化方法及系统. 中国发明专利:ZL 201110201846.8

9、由长福. 一种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方法及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ZL 201210552848.6

10、由长福.一种具备多种污染物同时脱除功能的煤粉锅炉系统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1310163122.8

11、由长福.一种湿式静电除尘用分室结构收尘极板. 中国发明专利:201310162879.5

12、由长福, 王晓华.一种多孔介质材料构成的中空极板静电除尘装置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1210553549.4

13、由长福.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系统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1310369735.7

14、由长福.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半干式脱硫系统及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1310739260.6

15、由长福, 赵硕. 一种具备脱硫效果的煤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410432456.5

16、由长福. 一种常温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及方法. 201510346165.9